Blog Layout

產後荷爾蒙急降二百倍 Baby Blue後易患抑鬱

Jan 03, 2022

【醫健知多D】新生嬰兒降臨,是家庭的喜事,負責「帶貨」的媽媽,也成為家族的榮光,備受大家關注,可是孩子出生後,媽媽卻要面對另一個難關,容易陷入 #產後抑鬱 症風險。


李美慧:為什麼大部分媽媽生完孩子後,都容易有抑鬱情緒?

苗延琼:絕大部分媽媽在孩子出生後,都會有一種名為「Baby Blue」的情緒,原因可能是要適應新的身份,荷爾蒙轉變等,但這種情緒會隨着時間慢慢變好,往往不藥而癒;不過「Baby Blue」也有機會演變為產後抑鬱症,主要看是否有持續性情緒低落,包括無故哭泣,對生活沒有動力,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,不能集中精神思考,感覺自己變了另一個人,還伴隨很多關於孩子的焦慮;這些我們稱之為產後抑鬱症,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產後抑鬱症患者,是在孩子出生後半年出現,其餘的就在產後一年內出現。


李美慧:「Baby Blue」的抑鬱情緒,持續多長時間才會演變為產後抑鬱症?

苗延琼:這種情緒持續超過兩星期,還有很多悲觀、抑鬱、低落的念頭,譬如對孩子有很多焦慮和擔心,當孩子在睡覺會擔心窒息猝死,常常覺得自己不稱職,沒有資格做媽媽,不能集中精神和注意力,對以前喜歡的活動,再也提不起興趣和動力等。
還有一些與抑鬱症相似的其他徵狀,包括失眠、胃口下降、失去自信等,當中最危險是有自殺和殺嬰念頭,覺得這個世界太多痛苦,不想帶孩子來受苦,這些都是我們極度關注的風險問題。


李美慧:怎樣判斷抑鬱情緒是暫時性還是會持續下去?

苗延琼:主要還是看時間性,持續超過兩星期就需要注意,很多媽媽在這段時間,得到外來的幫助,情緒會慢慢改善,有研究指出,外來幫助對產後抑鬱有極大幫助,例如有陪月協助,可以令新手媽媽有安全感,並建立做媽媽的自信,有值得信任的家人或長輩,幫忙餵夜奶、為嬰兒洗澡,再加上社交支援,都是非常重要的幫助。


李美慧:是否性格好強的媽媽,更容易患產後抑鬱?

苗延琼:面對做媽媽的新身份,對事業型女性來說,的確是很大的改變和適應,但性格好強未必容易有產後抑鬱,另外兩類性格更需要關注,第一是本身性格容易焦慮,第二是完美主義者,事事一絲不苟,樣樣希望做到最好,每一件事都希望在自己掌控中,她們做媽媽後會很辛苦,因為初生嬰兒的情況,個別差異很大,根本不在你預計中,少了一種駕馭感,對完美主義者,以及容易焦慮的媽媽來說感覺特別辛苦。
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,有部分產後抑鬱症患者,其實是產前抑鬱的延續,在沒有察覺產前抑鬱時,不知不覺地延續到產後,所以了解是否有產前抑鬱,是判斷產後抑鬱的其中一個因素。


李美慧:產前抑鬱有什麼徵狀?

苗延琼:產前抑鬱的徵狀,與產後抑鬱差不多,包括情緒低落,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,很多負面和悲觀的想法,失眠和食慾下降等,產前抑鬱判斷比較困難,因為失眠、胃口下降等,可能與懷孕期不適重疊,所以診斷時要特別小心。


李美慧:生完BB後很容易為一些小事哭泣,這樣是抑鬱情緒嗎?

苗延琼:我們知道胎盤充滿荷爾蒙,嬰兒一出世,媽媽體內的荷爾蒙急跌二百倍,體內荷爾蒙驟變,令腦部化學物質的傳遞出現失調,所以八成媽媽產後會有「Baby Blue」,之前可能表現得很有內涵、有氣質又有修養,突然變得為一些小事觸動,情緒出現很大的波動;例如親友沒有探望,長輩不夠細心周到,坐月期間的媽媽,會為一些小事不開心哭泣,這樣並不代表抑鬱症,只是情緒容易波動,所以還需要綜合其他因素和表現,才能判斷是否產後抑鬱症。


李美慧:產後抑鬱情緒是否有預防方法?

苗延琼:絕對可以預防,但並不是產後開始,應該產前就做好準備,包括在計劃內懷孕,孩子出生後的安排,會不會請陪月協助,以及經濟方面的規劃等,這些都對媽媽有很大幫助;家人方面,丈夫的體諒也非常重要,親友可以為坐月的媽媽,炒兩個她愛吃的小菜,如果是第二胎,可以短暫照顧另一個孩子,或者幫忙收拾家居,都能令媽媽有機會休息一下,這些就是比較實際的支持和關懷。


李美慧:是否男人也會有產後抑鬱症?

苗延琼:女性生育後,一定會將焦點轉向嬰兒,其他家人也會以嬰兒為中心,爸爸很自然被忽略,研究顯示,每五至六名女性,有一名患產後抑鬱,而十名男性中,就有一人患產後抑鬱,對男性來說,做爸爸後的責任也很大,成為家庭經濟支柱,還要擔心養育問題,同時要分擔照顧嬰兒的責任,加上太太照顧嬰兒,減少與丈夫溝通和相處,男人的角色和身份,同樣需要重新適應,俗語說「男人心事口難開」,男性的無助和孤獨感可能更強,所以產後抑鬱的支援和有效溝通,不論對男性或女性都非常重要。



全文︰https://bit.ly/3Hlow7Q

資料來源:明周娛樂 MP Weekly facebook

19 Dec, 2022
母親在懷孕及寶寶誕生以後,必定有各類保養和育兒迷思。網上資訊量爆炸,不如聽聽來自 #香港大學護理學院 的專業知識! 今次 「#懷孕運動及母乳餵哺講座」,由美國瑜伽聯盟認證 - 瑜伽導師郭欣欣 及 註冊營養師駱月雲,帶來以下講座内容: ·孕婦運動迷思? ·母乳餵哺的各種困難?
19 Dec, 2022
雖然新生命誕生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,但喜悅的背後,產前產後的抑鬱情緒亦都不容忽視。👼 今次小足·福線上講座就邀請了苗延琼精神專科醫生,來談談懷孕婦女有可能會面對的情緒狀況,以及家人朋友該如何支援她們。🤰
透過內心演練 達至心想事成
25 Feb, 2022
在我行醫生涯中,得到很大啟蒙的是精神科醫生Viktor Frankl。Dr Fankl是猶太人,二戰時被關進納粹集中營,在這段時間,他思考苦難的問題。他發現:人只要知道為甚麼受苦,差不多就可以承受任何的苦。
我是大媽,又是「姜糖」
10 Feb, 2022
我是在二O二一年十一月開始,才成為「姜糖」。很早之前已經聽過姜濤的名字,但沒有太留意。我阿嫂是鏡粉,也是「姜糖」。「姜濤好純好孝順!唱歌很好,很有魅力!」我對阿嫂嗤之以鼻:「你已經過半百,姜濤是「造出來的星」,有關他可愛、孝順等等,都不過是商業的包裝和傳媒的吹捧而已!」
精神科醫生分析厭食症 病因竟與生命教育相關?
27 Jan, 2022
記得我在醫學院唸二年級的時候,要做一個有關身心症的專題研究。那時候我打算做的題目是厭食症。 那時我教會有一個教友羅紹光,他在教會很虔誠,也是一位精神科醫生,當時他在葵涌醫院任職顧問醫生。我嘗試打電話給他:「羅醫生,葵涌醫院有沒有厭食症的病人,我可不可以約見他們。因為我要做有關的專題研究。」
精神健康急救 Mental Health First Aid
03 May, 2021
有當事人問我4月26-30日一整個星期都不在診所,是不是去了旅行。當然不是,現在還能去那裏旅行呢。其實我一連五天參加了一個很精彩充實的訓練:「精神健康急救導師訓練課程」,並順利成為精神健康急救導師。就讓我在這裏介紹一下甚麼是精神健康急救。還有作為臨床心理學家的我,為什麼還要上這個課程呢。
你玩它們,還是它們玩你?
24 Apr, 2021
志強今年十五歲,今年唸中三。志強成績一般,但卻是一個運動健兒。志強最擅長跑馬拉松賽,因為他的靭力很好,往往在比賽尾段突圍而出。 志強為學校贏得很多獎項,是學校的風頭躉。有一次,有位同學向志強提出一個挑戰:「你田徑咁勁,敢唔敢試試食冰?」 志強立即反駁同學:「叫我食冰,即係叫我吸毒!」
尋人記有感
19 Apr, 2021
早前電視台播放了一連十輯的尋人記,其中一輯講述關於余婉薇和余婉芬兩姊妹。婉薇是一位老師,婉芬是家中最小的妹妹,她患有唐氏綜合症。
小暖男的啓示
19 Apr, 2021
記得幾年前報章報導一個小學生,在地鐵車廂裏讓座給媽媽,只見到小男生幫媽媽拿住袋子,替她墊好頭,好讓疲憊的媽媽休息一下!想不到這個片段在網路上瘋傳,給人狂「like」。最後有人還真的找到小男生的媽媽,她只是很低調地説:「成績好不如品行好!」
「潛龍勿用」
15 Apr, 2021
最近認識一個年輕人,他大學畢業之後,大半年時間也不肯找工作,賦閒在家睡覺。他的父母很著急,要求我去評估一下年輕人,究竟有沒有什麼精神情緖問題。
More Posts
Share by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