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潛龍勿用」
April 15, 2021
最近認識一個年輕人,他大學畢業之後,大半年時間也不肯找工作,賦閒在家睡覺。他的父母很著急,要求我去評估一下年輕人,究竟有沒有什麼精神情緖問題。
根據父母説,原來年輕人小時候十分聰明伶俐。他很早就會念詩,背誦九因歌。父母見到他出眾的表現,就安排了孩子接受智力測驗。結果發現孩子的智商稍高於平常。父母欣喜不已,從小就對孩子寄予厚望。自孩子幼稚園開始,父母就不惜成本,把孩子的作息時間表填滿。孩子不只要學習中英數,更要學兩種樂器,兩種運動。總言之,孩子的時間表是排得密密麻麻的。
孩子不負父母期望,上了心儀的小學和中學時。一直以來他的學業成績的確很出色。不過自從他上了美國的名牌大學後,他就過著庸碌平凡的生活,最後以三等榮譽的成績畢業。
「現在畢業了,你想幹什麼工作?」我問。
「說實話,我對什麼也提不起興趣,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幹什麼?」他說。
「其實我對自己很失望,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尖子,原來天外有天 ,人外有人。上了大學後,我自尊低,人沒有個性⋯批判思考也比不上別人!」年輕人垂下頭嘆氣。
年輕人的遭遇,讓我想起了「潛龍勿用」這句話出自《易經》乾卦中的爻詞。其原文是「初九 :「潛龍勿用。象曰:潛龍勿用,陽在下也。」岑逸飛老師教導我,解釋易經要有時空觀:因此「潛」就是指初始時的人或事,所具備潛伏、隱藏、不確定等時間要素;「龍」指人和事的主體,具備的能力品格、發展前程等的空間要素;「勿」則指不、否定的意思;至於「用」就指作用、用處,與人或事的主體相結合之用,即是易經強調的體用。
若我們把孩子的成長階段,懂得「潛龍勿用」的自然法則,我們就會懂得尊重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、興趣、能力等,而給予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空間,按着他們每個人的獨特性和發展軌跡的差異而去因材施教。那麼孩子的早慧,就不會成為了他的詛咒。太過早被定型標籤,賦予太高的期望,都令孩子在未成熟時,已經成了「亢龍有悔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