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床心理治療
臨床心理學家並不是「醫生」
不少人稱臨床心理學家為「醫生」,其實他們並非接受醫學訓練,而是以心理學理論及研究為基礎的治療方法。
通常,當日常生活如睡眠或工作等持續地受到情緒、思想及行為的負面影響時,可以通過臨床心理治療,學習處理情緒的方法與重整對事物的觀點,及調整生活日程,使生活逐漸返回軌道。
臨床心理服務有不同的治療方案,例如現時常用的認知行為治療法及靜觀治療法,了解童年對心理發展的心理動力治療法,以及用於治療創傷後壓力失調(PTSD)的快速眼動治療法(EMDR)等等。
而臨床心理治療的發展,愈來愈著重透過洞悉腦部及生理結構、社會文化及家庭環境對個人心理發展的相互影響,使治療效果更見成效。
常見心理病簡介及治療
抑鬱症 (Depression)
每個人都有傷心失落的時候,傷心是提示自己,心靈需要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。但是,抑鬱症患者,大部份時間內都出現以下部份的症狀:
- 情緒低落 (兒童或青少年或會表現得煩躁或經常發脾氣)
- 失去對事物或活動的興趣,如運動或以往喜愛的活動
- 食慾不振/暴食或體重驟降/驟升
- 失眠或渴睡
- 行動遲緩或表現得比平常激動
- 感到疲憊乏力或沒精打采
-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過份內疚
- 專注力下降或猶豫不決
- 反覆有死亡或自殺的想法
臨床心理治療:
首先,幫助患者了解觸發及維持其焦慮的事件元素(如長期抑壓情緒、工作/學業壓力、離婚等等),若有需要,更會探討童年發展對現時思考模式及處理情緒習慣的關係。
之後,根據患者的狀況,選擇可行的方案,如:
- 以同理心了解自己 (例:原來一直只迎合其他人的期望,忽略自己的想法感受)
- 建立多角度思維,進一步幫助了解自己及他人
- 尋求解決現時問題的不同方法
- 重整日常生活,包括作息及活動量
- 調整人際溝通技巧
焦慮症 (Anxiety)
同樣地,焦慮也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反應,提示自己需要小心防備及思考處理事情的方案(例:明天需要出席重要會議及匯報工作情況,之前一晚失睡)。但是,焦慮症患者感到的恐懼及擔憂,焦慮程度已長期直接地影響日常生活。
焦慮症可以分為 社交焦慮症 、驚恐症及 廣泛性焦慮症等等
以下會集中說明社交焦慮症,其主要症狀:
- 持續地害怕一種或多種的社交情境,例如與人交談、參與小組討論活動及在他人面前表演等等
- 擔心自己被人批評,因而逃避該情境,或面對該情境時感到極度緊張。
臨床心理治療:
首先,幫助患者了解觸發及維持其情緒低落的事件原素,若有需要,更會探討童年發展對現時思考模式及處理情緒習慣的關係(例:從小時常被批評,所以每當說話時也感到惶恐不安,怕「講錯嘢」)。
之後,根據患者的狀況,選擇可行的方案,如:
- 以同理心了解自己 (例:好擔心講錯嘢俾人笑)
- 建立多角度思維,進一步幫助了解自己及他人
- 尋求解決現時問題的不同方法
- 重整日常生活,包括作息及活動量
- 調整人際溝通技巧
- 逐步面對焦慮的情境(首先面對較少壓力的情境,然後逐步增加難度)
創傷後壓力失調 (PTSD)
當面對一些創傷或壓力巨大的事件後,有可能會因此而患上創傷後壓力失調 (PTSD)。
任何能造成精神創傷的事也可引致創傷後遺症。當受到傷害、生命備受威脅,或親眼目睹親朋或他人的經歷創傷,又或因工作關係反覆接觸創傷事件的細節,也有機會造成創傷後壓力失調。而可造成創傷的例子:
- 嚴重的意外
- 個人的暴力襲擊,如強姦、身體攻擊、虐待、搶劫及綁架等
- 被挾持作人質
- 自然或人為災難
- 被診斷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
創傷後壓力失調的主要症狀:
- 不由自主地回想與創傷事件有關的片段
- 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惡夢
- 與現狀解離的狀態,如回閃 (以為自己仍然活在創傷事件中)
- 逃避:如刻意令自己忙碌,逃避所有能令自己回想起創傷事件的人和物,而且盡量不會提及創傷事件。亦有可能會掩飾傷痛,裝作已痊癒了一樣等。
- 處於戒備狀態:長期處於戒備狀態,從而避開危機。經常感到焦慮和難以入睡,難於集中精神,容易發脾氣及過度驚恐的反應。
臨床心理治療:
愈來愈來研究指出EMDR能夠有效而快速地治療PTSD,EMDR是通過眼球轉動來處理創傷記憶,是一種建基於生理學的療法。雖然不同的療法都有相同的目標,但EMDR有其獨特之處,過程中,患者不用鉅細無遺地描述創傷事件,有助減少治療過程中的壓力。
一個有效的EMDR療程,會使接受療程者依然有事件中的記憶,但是其所帶來的情緒困擾及不安會大幅減低。
另外,很多研究也指出,認知行為治療法也能有效地治療PTSD。
梁家揚博士
執照臨床心理學家(美國及香港)
- 臨床心理學博士(美國芝加哥專業心理學院)
- 執照臨床心理學家(美國)
- 香港衛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(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)
-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會員
- 美國心理學會會員
- 亞洲皮紋學發展中心高級諮商師